網頁

星期二, 2月 01, 2011

古時候 除夕夜的由來

2011/02/01  網友的分享

除夕夜的由來~


除夕夜,

台灣話俗稱為「二九暝」或「三十暝」(視臘月大小而定)。是年節禮俗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日子。這一天該行的年俗甚多,包括辭年、貼春聯、吃團圓飯、分壓歲錢、守歲…等等。 


   除夕當日午後,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每家備牲醴、菜碗、粿類祭祀祖先和神明,供品中一定會有發粿和年糕,表示年年高、步步高,事業發達,飯上插春花,稱為 「春飯」,春與剩諧音,表示富裕,以及柑橘堆成的柑塔,插上「看仔花」的年糕等,祈求來年大吉大利、諸事順逐,另加一碗象徵吉祥長命百歲的「長年菜」,這 些供品都有吉祥的意義,都是用來感謝神明和祖先一年來的庇佑並祈求來年多福。


  
夜裡,最重要的就是吃團圓年夜飯,也就是「圍爐」。

圍爐時的菜餚要講究好彩頭,如「全雞」寓意「食雞起家」、食長年菜要一根一根先頭後,不橫食、不嚼斷而食,表示對父母祝壽、吃魚的時候不把整條吃完,寓意著「年年有餘」。

離家遠遊的遊子,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都會趕回來圍爐,闔家團圓。而若有要事外出的遊子缺席,父母也會為他準備一副碗筷,並留一張椅子表示也有共進年夜飯。


  吃完團圓飯接著就會進行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辭歲,孩子們磕頭行禮向長輩們辭歲,辭歲完就可以領到長輩們所贈與的紅包。

接著全家一起守歲,守歲的用意在於不睏,這樣來年才不致窮困,同時也可為父母祈求長壽,所以又稱「守長壽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