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冒險呢?因為我們要打破自己的虛假、不再操縱,而且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與人坦然相見。
唯有在這樣情形下,我們才有可能在關係中真正的看見:原來自己這麼怕破壞關係,而為了怕破壞關係,自己盡了多少心力,同時也看到對方付出多少的心力。
我曾與一位朋友深談,她從小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她從小就是以發脾氣、哭鬧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可是,很不幸的,好像沒有成功過,得到她真正想要的。
我曾與一位朋友深談,她從小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她從小就是以發脾氣、哭鬧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可是,很不幸的,好像沒有成功過,得到她真正想要的。
所以在這樣關係中她很痛苦,儘管已經成年了,卻還陷在關係的痛苦中,因此以逃家的方式,自力耕生並完成碩士學位。
然而,出了社會她在工作場合中,卻常常不由自主地爆發情緒,將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搞砸,導致經常換工作。當她把工作辭掉再轉換另一個工作的空檔時,便會自怨自艾,對象全部都是她的家人,將工作和人際上的不順遂歸咎於自己的家庭,在重男輕女的狀況下得不到父母的注意、關愛……,導致現在日子不好過,所有外在歸因都冒出來了。
自己與自己玩遊戲
在我聽完她的傾訴後,與她一起嘗試探索「自己」,總會出現一個非常憤怒的她,很容易義憤填膺,要求公平對待,也很容易因為別人對她的不公平對待而生氣,於是她便向對方發脾氣,其實,這正是她在家庭中人際關係互動的模式。
但是當她用相同的模式來對待同事或朋友時,對方的反應會覺得她情緒化、無理取鬧,因此不理會她。
然而,出了社會她在工作場合中,卻常常不由自主地爆發情緒,將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搞砸,導致經常換工作。當她把工作辭掉再轉換另一個工作的空檔時,便會自怨自艾,對象全部都是她的家人,將工作和人際上的不順遂歸咎於自己的家庭,在重男輕女的狀況下得不到父母的注意、關愛……,導致現在日子不好過,所有外在歸因都冒出來了。
自己與自己玩遊戲
在我聽完她的傾訴後,與她一起嘗試探索「自己」,總會出現一個非常憤怒的她,很容易義憤填膺,要求公平對待,也很容易因為別人對她的不公平對待而生氣,於是她便向對方發脾氣,其實,這正是她在家庭中人際關係互動的模式。
但是當她用相同的模式來對待同事或朋友時,對方的反應會覺得她情緒化、無理取鬧,因此不理會她。
別人的不理會,就像回到家裡,父母不理會她的情況,於是她便很挫折地從那個關係中敗退下來「自我療傷」。
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她又藉由一些諮商過程發洩,發洩完後,全身好像充滿能量,她又重新開始,這樣週而復始地循環。
我問了她一句話:「妳跟妳自己玩這個遊戲,玩了多久?」她的態度馬上防衛起來。
我問了她一句話:「妳跟妳自己玩這個遊戲,玩了多久?」她的態度馬上防衛起來。
她說這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我怎麼可以說她在跟自己玩遊戲?我回答,我只看到一個很憤怒的她,總是在指責外界,訴說別人對她不公平,別人不瞭解她。
當別人覺得她無理取鬧而離開時,她又解讀為是別人先不理我,所以這是別人的錯。於是,她又敗下陣,繼續去自我療傷。
療傷時的她,就變得可憐兮兮的,所以我跟她說:「我看到兩個妳,一個是非常憤怒的妳,一個是非常可憐的妳。
療傷時的她,就變得可憐兮兮的,所以我跟她說:「我看到兩個妳,一個是非常憤怒的妳,一個是非常可憐的妳。
那個可憐的妳在自怨自艾時,就不停地告訴自己有多可憐,別人都不理妳了。」
之後,那個可憐者就去告訴憤怒者:「你要替我出頭!」於是「憤怒」者奉了「可憐」者的旨意,在下一次類似的情況發生時,又繼續去攻擊別人。
攻擊別人之後,敗下陣來,可憐者又出現,如此輪迴的模式和遊戲,她跟自己玩了那麼久卻不自知。
事實上,很多人用這樣的模式在過生活,因為我們在關係裡,總是用一個外在歸因,然後看到自己是受傷甚至受害的,接著就停留在「受害者」的角色上,想辦法去安慰自己。
事實上,很多人用這樣的模式在過生活,因為我們在關係裡,總是用一個外在歸因,然後看到自己是受傷甚至受害的,接著就停留在「受害者」的角色上,想辦法去安慰自己。
可是安慰自己的方法卻不正確,所以不停地去指責別人,好像蹺蹺板一樣,兩個不同情緒的自己在兩邊忽高忽低。
誠實面對關係的差異性
這是兩種極端的行為,一個是在對外關係中,在社交為主的行為中,無法在關係裡真正地深入去瞭解彼此;另外一個是內在心裡,藉由不斷壓抑自己的行為,可是又不願意承認,否定了自己的感覺。
誠實面對關係的差異性
這是兩種極端的行為,一個是在對外關係中,在社交為主的行為中,無法在關係裡真正地深入去瞭解彼此;另外一個是內在心裡,藉由不斷壓抑自己的行為,可是又不願意承認,否定了自己的感覺。
這兩種行為,基本上是現代社會人際互動最常出現的模式。
一種是與人表面地互動打發日子,假裝日子過得快樂,粉飾太平;
另一種則是回到人際關係裡,為了以和為貴,覺得自己受傷,然後自我療傷,不去面對衝突,不看彼此的差異,大家好聚好散,求得天下太平。
這都是無法在關係中面對差異性,如此的態度,彼此的關係絕對不會深厚,或看似深厚的關係裡,並沒有深入地互相瞭解,滿足與成長就顯得遙不可及。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能夠找到一個非常瞭解自己的人,那是很幸福的!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能夠找到一個非常瞭解自己的人,那是很幸福的!
而且對方也會是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支柱。
我們原本就是獨立的個體,也活在孤獨中,能夠被人真正深入瞭解的機率非常低。
所以,如果我們對眼前的人際關係不滿意,或者是慣用「消滅差異」、「抹平衝突」的處理方法來面對人際關係,是無法從人際關係中成長。
如果我們有心從既有的關係中走出、成長,重要的關鍵便是問自己:「這個關係真的是我要的嗎?」
如果我們有心從既有的關係中走出、成長,重要的關鍵便是問自己:「這個關係真的是我要的嗎?」
從這個角度出發,去省視自己的人我關係,誠實地問自己:「我究竟在這樣的關係裡期待什麼?我真正希望的關係又是什麼樣?我期待未來的關係會有何變化?」
也許有人會說,很多的關係我已經不敢有期望了,因為總是在那個期望裡失落。
因此要強調的重點是:期望是永遠不能放棄,並且要試著改變我們的處理方式。
面對關係時,我們往往用過去經驗所學會的方式,在相處的過程中看不見自己,又不要擁有感覺,於是要找出新的方法很困難。
面對關係時,我們往往用過去經驗所學會的方式,在相處的過程中看不見自己,又不要擁有感覺,於是要找出新的方法很困難。
所以,真正要面對關係時,必需要去思考的是:「我對這個關係有所期待,可是我為什麼要期待這樣的一個關係?在這個關係裡,我究竟做了些什麼?」
要避免「我努力了什麼」的想法,很多人一旦用了「努力」這個詞,便覺得這是別人欠他,因為自己一直在努力,是付出的一方。
要避免「我努力了什麼」的想法,很多人一旦用了「努力」這個詞,便覺得這是別人欠他,因為自己一直在努力,是付出的一方。
此時我們應該轉換態度,看看「我做了什麼」,接著「我做了這些事對關係有用嗎?」如果沒有用,那麼就要回頭來問問自己,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從自己的身上找資源,資源則來自於感覺。
此時,我們會發現「感覺」非常有用,而且是正向的,這樣我們才能接觸到在關係中的「真心」。
慈悲──根本的真心
很多人會去學很多技巧,可是最終都要回歸到自己的心,從心的感覺著手,找回我們最原始的真心,然後運用最真的感覺去與人互動。
慈悲──根本的真心
很多人會去學很多技巧,可是最終都要回歸到自己的心,從心的感覺著手,找回我們最原始的真心,然後運用最真的感覺去與人互動。
也就是說,跨越操縱、跨越虛假。
人回到真心時,是希望自已跟所有的人都有良好的關係與互動,而不是去消滅或抹平俱存的衝突。
此時,我們要一層一層地回頭看自己,發覺對人的真心——慈悲。
自己會想對人真心,便能活在很溫暖、很慈悲的狀態,如此就會想要溫柔的對待週邊的人,即使是不認識的人。
當衝突所帶出來的憤怒等情緒都已經化解了,我們會發現人的內在世界是很美的。
所以,衝突並不是壞事,不但是常態,它還是轉機。
所以,衝突並不是壞事,不但是常態,它還是轉機。
因為我們在跨越衝突的過程當中,一層一層往內看時,可能看到了自己的私心、自以為是、好強與不服輸等,當我們一步一步再深入探究時,我們將會看到,除了這些負面的部分外,原來自己還是希望世界可以和平,希望自己可以對他人好,這樣子的一個過程,就是成長。
心理學家雖然說我們活在虛假中,但也告訴我們,當人可以跨越自己的虛假,可以跨越要操縱環境的人事物時,他是一個成長的個體,是逐漸走向自我實現的道路。
心理學家雖然說我們活在虛假中,但也告訴我們,當人可以跨越自己的虛假,可以跨越要操縱環境的人事物時,他是一個成長的個體,是逐漸走向自我實現的道路。
所以當我們回到慈悲的狀態,對於一個人走向那個自我實現,這個方向是一致的。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77期》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77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