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12月 14, 2010

銀髮族新生活

本文來自網友的分享.99/12/14轉載

人都有老的一天,就算躲過慢性疾病的糾纏,也抗拒不了身體的自然退化。當你無法獨立照顧自己時,完善的長期照顧制度能夠幫助安度晚年、減輕家人的負擔。

平均10個老人就有1個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65歲以上老人的失能比例為9.7%)。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感嘆不少人把老人照顧想得太 簡單,「老人住安養院,或請外傭照顧就好啦,」其實她發現「老人家最怕心靈孤單,」隨著身體老化,逐漸喪失自理生活瑣事能力的恐懼感,唯有「熟悉的社區及 家人是他們最好的依靠,」這也是世界趨勢主張「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精神所在。


隨著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失能人口也等倍成長,少子女化及婦女就業的社會趨勢,使得照顧失能老人的重擔,已非一般個人家庭所能負荷。根據行政院的資料,我國2007年失能人口約24萬5千多人,預估2015年將達32萬7千多人,2020年更逼近40萬人。


退休不再是七老八十回家數饅頭,在這個10倍速時代,你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


1993年,台灣正式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高齡化國家的標準,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7%。


提及退休生涯時,老身、老伴、老友、老居、老本,常是考量的依據。然而隨著退休年齡、型態的變遷,這些指標的內涵也有所更迭:


●老身
為了確保得到妥善的醫療照顧及臨終處置,最好能立生預囑(living well)和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

不同於當事人死亡之後才生效的遺囑,生預囑是在世時即已生效。其中包括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醫療委任代理人委任書」,如此可確保罹患末期疾病時,自己的意願受到法律保障。


●老伴
內政部1996年曾做調查發現,65歲以上老人有63.3%與子女同住。

但是根據《康健雜誌》退休計劃調查顯示,30~64歲尚未退休的受訪者已改變看法,只有35.9%希望和子女住,更多人(49.9%)希望退休以後跟配偶同住。


●老友
公園裡常見的畫面就是老人們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似乎退休以後只能跟固定班底郊遊。但未來退休人口年齡降低,經濟實力提升,再學習的意願很強,不少人熱心公益,四處參與志工團體。

比起辦公室的生態單一,退休之後的人際圈反而更為開闊。其中志同道合者,也可能進一步成為生活伴侶。


●老居
中國人一向安土重遷,沒有房產即缺乏安全感,不過以後的「居」卻可能是另一種形式。

為了得到妥善照顧及隱私,歐美多有針對老人興辦的照顧住宅及社區,在台灣也漸漸成為趨勢,不少財團已針對這一群有財力又希望生活自主的退休族,推 出結合養生、保險、看護甚至身後事的整合型住宅。有些退休族入住,保證金已調漲到近500萬,卻仍有人等著補位,以這情況看來,未來這些住宅的保證金說不 定會成為退休金預算的指標之一。


●老本
雖然錢非萬能,但沒錢的確萬萬不能。過去農業社會多靠土地維生,老一輩習慣家產分給下一代後,言明從此讓子女奉養。但隨著產業型態改變,互助分擔的大家庭逐漸式微。每個成員自力更生,關係也日趨淡薄,養兒不再能防老,必須自求多福。

尤其婦女平均餘命較長,更該妥善規劃。雖然現代女性多有工作收入,卻常常在承擔家計、撫養小孩之餘忘了自己的存在;至於家庭主婦的經濟安全就更缺乏保障了。


根據衛生署家庭計劃研究所中老年保健與生涯規劃長期調查資料,台灣65歲以上女性不論體力、經濟、休閒娛樂狀況均遠不如男性,有四分之一女性老人認為收入不敷使用。


內政部89年台閩地區老人狀況調查結果顯示,50歲以上有62.57%的人表示需要經濟補助;65歲以上更接近七成,可見仍有不少中老年人希望生活更寬裕。



相較於物價波動,退休後所得的國民年金僅是杯水車薪,難以成為支持生活的主要部份。


在老本的儲備計劃中,自行準備的部份相形重要。不但能減少逼近退休的焦慮,也能讓自己活得更自信而有尊嚴。


平日準備老來收成
愈早開始準備退休愈好。其實除了衣食無虞外,還有許多重點:

1.妥善分配時間。
退休後,生活等於多出一片空白等待填補,包括興趣、義務工作、旅行等等。事先規劃不但有助於掌握預算,而且比較能順利度過剛退休的適應期。

2.保持目標感。退休不是等死,找出讓你覺得有意義的人事,朝新的里程碑前進。

3.跟親友保持互動。離開職場很容易自我孤立,失去人際網路。

4.注意可能因退休而來的負面情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