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4月 26, 2012

陪伴小孩的方式


安麗在臉書上看李先生分享陪伴小孩的模式
感覺還不錯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然而科技時代
連功課找資料都要靠電腦.............
安麗自己本身平日大家都上班時幾乎一個人在家
我和小孩子的溝通方式幾乎是靠電腦訊息
要知道住在遠處的兒子是否平安
也都來自臉書的塗鴉牆

沒錯
資訊發達的現代
想要互相陪伴必須要學會電腦
否則孩子們不管是讀書或是上班甚至出國
他們完全無法每天相伴
唯一能互相安慰聊天的方式就必須要靠電腦

然而坦白講
電腦算是犯罪的工具之一
如果政府相關單位在教新手時
因該教一教什麼才是被騙
什麼不該點進去否則會中毒

還好安麗的三ㄚ哥對這個算內行
因為安麗在電腦方面確實不懂

許多會玩電腦的小孩
他們的父母真的對電腦完全不知道

安麗把李先生的分享轉載到這裡
家裡如果有小學以下的小朋友
確實可以參考李先生在家陪伴小孩的方法
大家互相學習..........             2012/04/26安麗撰稿

「陪伴」是為了創造溫暖的回憶 在全球化的工作職場裏,許多父母為了工作必須經常出差,甚至常駐國外,常常苦於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擔心與孩子愈來愈疏遠。

不過即便父母親每天回家,但是因為工作忙碌,往往也沒有時間與心情與孩子談些內心的悄悄話,尤其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父母與孩子的對話或許只剩下:「吃飯了沒?」「功課做完了嗎?」「還有沒有零用錢?」這些不關痛癢的話,我們也許不知道孩子現在正在關心什麼?為了什麼事在煩惱困惑?

有時候剛好全家人都有空,整天在家,但是孩子躲在自己房間,或者全家一起看了整個晚上的電視,沒有聊上幾句話,這實在稱不上陪伴。因為陪伴除了要付出真實的時間之外,更要重視相處的品質。

我與太太都要上班,而且還真的算很忙碌,可是我們經常會創造機會與孩子一起做些什麼事或共同完成一個作品,在假日參加活動的時候,也盡量全家人一起出動。

而且我們家居空間的規劃,在客廳中除了整片的書牆之外,只有一張比乒乓球桌還大的超大書桌,是全家人寫功課或工作閱讀的共同空間,臥房單純只是睡覺用的地方,因此即便大人或小孩,每個人事情再多、再忙碌,也都是生活在一起的。

常常會覺得,電視是謀殺父母與孩子互動的最大凶手,因此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就把電視機送人,拿掉電視之後,全家人共處的時間就變得很多。當然有人會覺得有些電視節目很不錯,也可以當作學習或教育的媒介。可是我相信好的電視節目或影片都會出版成DVD,我寧可用單槍投影機打在牆壁上,全家人一起專注的欣賞並且分享與討論。我們要掌握主動權,在恰當的時間,有意識的把看影片當作全家人一起學習的工具,而不是電視擺在客廳隨時用來打發個人時間的娛樂。

孩子成長的歷程非常迅速,若非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在生活中主動創造親子共處的美好時光,孩子很快就會長大到不需要或不想要我們的陪伴。

我相信即便工作再忙碌,也應該可以找到陪伴孩子的機會。比如說,如果能夠調整上班時間或起床作息,陪孩子上學或許是難得的互動時刻。有個朋友說,他女兒上高中、大學時,每天早上由他開車接送,在車上是與孩子相處聊天的最佳時刻,沒有閒雜事務干擾,兩人「肩並肩」的相處形式取代了「面對面」的緊張感。通常在這種情境下,孩子也比較容易敞開心胸。

當然,不只開車可以創造這樣的「親密神聖空間」,一起洗澡,一起洗菜、煮飯都可以。

只要當爸爸的可以用心,在忙碌的生活中,每個星期安排幾段這樣的時間應該不會太難。可能的話,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一些儀式性的時刻,每年安排幾次特殊的珍貴時光;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幾個家庭的力量,一起來陪伴孩子,這也是忙碌父親的教養祕訣。

在孩子讀小學時的暑假,是如寶石般珍貴的時光,每年後總會邀幾個家庭,大家輪流負責照顧,讓孩子住到不同的家庭裡,除了可以體會不同的生活外,不同的家長還可以針對每個人的專長興趣或人際資源,幫孩子安排不同的學習主題。因為孩子是跟一群要好的朋友在一起,所以任何學習都像是玩耍一般有趣。

不過我們一定要區分清楚,陪伴與干涉、束縛孩子是不一樣的,孩子喜歡有人陪伴,但是討厭別人干涉。尤其到了孩子青春期之後,父母親陪伴的角色要從管理者進化到變成孩子的顧問。所謂顧問就是只有當「客戶」準備好,並且確定想聽的時候才出面指導。

當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很討厭被控制,被父母指揮,但是他們還是需要來自大人的影響力,唯有孩子自己從父母真實的表現學到的,這種「典範」的作用對他們才會有影響。

因此,陪伴孩子時,少一點言語的教訓,但是可以多一點大人生命經驗的誠懇分享,因為訓話只會造成對立,而分享中有感動,有親密。

陪伴孩子代表著與孩子譜寫共同的溫暖回憶,而童年中能保有許多如此的記憶,其實就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了!

本文作者為: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