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日, 3月 06, 2011

陳光標兒子的內心話

我是一個中學生,叫陳啟正,也叫陳環境。因為有個不尋常的父親,我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我的父親就是中國首善陳光標。       當父親這些年,累計捐款 13.8 十三點八億元時,許多人向我投出羨慕、欽佩的眼光。他們羨慕我有個億萬富翁父親,欽佩我父親是中國首善。然而,當今年95父親宣佈將「裸捐」後,許多人又向我投出疑問、同情目光。因為他們想知道:父親這麼做,我這個兒子是怎麼想的?他們同情我這個「富二代」,今後可能一無所有。

       作為中國首善之子,我如何看待父親裸捐?如何看待自己的未來呢?我今天訴說內心真實想法。

       首先,我感激上蒼讓我有一個偉大的父親,因為一個人是沒辦法選擇自己父母的。如果說,父親事業的成功讓我自豪,那麼,父親那顆大愛之心,更是我一生最大的榮耀,最大的財富。

       一般人知道我父親,主要是做慈善,第一個到四川大地震災區救人。而作為兒子,我知道父親最主要做 4 件事:一是做慈善,哪裡有災難,那裡就有父親的身影;二是做企業,父親說:如果沒有財富,就沒有做慈善的基礎了;三是做環保,父親到任何地方都倡導「環保低碳」。他還給我和弟弟改了名:一個叫陳環保,一個叫陳環境。弟弟覺得陳環保叫起來更好聽,就把這個名字「搶」了過去;四是關心家人和鄰里鄉親,父親非常愛媽媽和我們,非常愛爺爺奶奶和老家。我常聽父親說:怎樣幫老家村子多做了一些事,我聽爺爺奶奶說,老家那條泥濘難走的小路,就是爸爸賺的第一筆錢! 修的。


       父親常年勞累奔波,無論多麼辛苦,一回到家,總是把歡笑帶給我們。有時他太累了,陪我們說話時,說著說著一扭頭就在沙發上睡著了,此時此刻我和媽媽是多麼心疼呀!每次離家時間長一點,父親都會給媽媽和我們帶一些禮物,一件衣服,一件文具或一本書。有時特別忙來不及買,父親會內疚半天,解釋半天

一個人如果只為自己活著,是平庸渺小的,一個人能夠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而活著,無疑是高尚而偉大的。我非常自豪的是,父親做到了這一點,他是社會上許多人,心目中光輝的路標,更是我人生路上的光輝路標。

       常有人問我:你對父親「裸捐」是什麼態度?你支持他這麼做嗎?當父親和我們商量「裸捐」這件事時,我幾乎想都沒想,就投支持的一票。其實,父親是非常愛我們的,他一開始想捐 95% 財產,給我和弟弟留 5%。最後是我們家人的態度,特別是我和弟弟的良好表現,讓父親下定決心:捐出全部的財產。

       媽媽一直在背後無聲地支持著父親,她自己很少買昂貴衣服,有時到北京,還去秀水街買許多便宜貨,但她從來沒有因為捐款,和父親紅過一次臉。我記得,許多次當父親給媽媽講,自己在地震和災區的經歷時,媽媽都哭了。

         當父親宣佈「裸捐」後,我將告別「富二代」的身份了。對此,我沒有一點悲傷和遺憾,相反的還有一些輕鬆和自豪,因為父親也沒有從爺爺手裡,繼承任何物質財富。聽爺爺奶奶說,父親 9 歲起就自己挑水到集市賣,不僅給自己交了學費,還為鄰居上不起學的孩子交了學費。他放學後就到村莊撿破爛到供銷社賣,10歲後家裡的柴火、油鹽、醬醋,以及弟弟妹妹書費、學費,還有全家人的穿衣布料,都靠父親賣水和撿破爛承擔了。再後來,父親靠自己打拼,成為億萬富翁。與父親相比,我是幸運的,受到這麼好的教育,又從父親那裡繼承了,這麼多精神財富,我相信靠自己打拼,也一樣能成為對社會有用,有所成就的人,所以我不願躺在父親留下的財富上,做寄生蟲。

       做為首善之子,註定了我這一生都會追隨父親做慈善了。3 歲時,父親帶我到家鄉貧苦地區。那時農村的貧苦落後,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我不理解,為什麼那裡的路,儘是泥濘很難走?為什麼老家的孩子,會因為弄丟一隻小雛雞,而受到嚴厲的訓斥?後來我逐漸明白了,因為貧困,因為不是每一個家庭,都像我一樣豐衣足食。在父親引導下,我在 5 歲時第一次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錢,幫助其他孩子。此後,每當過年、考試成績突出,得到壓歲錢和零花錢,我都小心翼翼地收著,期待著下一次捐款。

        隨著年齡增長,父親帶我參加慈善活動越來越多。2009年春節,我隨父親到新疆阿勒泰地區,進行慈善慰問,當時氣溫低達零下四十度,有的地方積雪達2之高,那麼寒冷那麼高的雪,是我從未見過的,凍得我受不了想哭,然而想想,長年在這裡生活的貧困人們,想想父親這麼多年來,為了慈善暈倒過很多次,我咬牙堅持到最後。

       今年930日,在萬眾矚目下,父親帶我參加了「巴比」晚宴,美國大慈善家巴菲特,回答我關於年輕人做慈善的問題後,握著我的手說:「你表現得很好,我十分看好你!」我知道這讚揚,是對父親多年努力的肯定,是對我未來的期望。

     仰望天空,也許未來,我會和父親一樣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或許我會成為一個,沒甚麼錢的普通人。但是,父親已經在我面前樹立了做人做事的光輝路標。如果我成為一個富翁,我會和父親一樣從事慈善事業,做一個「善二代」;如果我成為一個,只能過普通生活的人,我也會做能力所及的善事,讓自己過得充實而富有愛心,讓自己的人生之路陽光燦爛。

-------------------------------------------------------------------------------------
    Subject: 陳光標的故事
   
一九六八年,陳光標出生在江蘇北部,窮困的泗洪縣,兩歲時,一個哥哥和一個姊姊,因為沒飯吃而餓死了。小時候,陳光標沒有吃過肉,甚至沒吃過一片完整的饃、一塊完整的餅。十歲那年,他利用中午放學時間,用兩隻小木桶,從三十多米深的井中取水,用小扁擔挑到離家一點五公里的集鎮上叫賣。他喊出的廣告是:「一分錢隨便喝!」結果一個中午就能掙兩毛多,相當於成年人半天的工錢。

    一分錢 七十億元

    三、四年後,陳光標把賣水變成了賣冰棒和賣糧食。十三歲的他,蒐購一些存糧,賣給糧管所,賺取一點服務費;他每次用自行車,馱上一百斤糧送貨,能賺五到六塊錢。從自行車到板車,再到拖拉機,到了一九八五年,十七歲的他,就成了家鄉第一個「未成年萬元戶」。

    然而商海裏有陷阱。一個偶然機會,陳光標認識了一個溫州人,兩人一起做棉鞋生意,那是陳光標第一次與人合夥做生意。當時忠厚的陳光標,先付了三萬元貨款,可是貨發過來後,才發現被騙了,鞋底全是硬紙板糊的,根本不能穿,也不能賣。這次陳光標把辛辛苦苦幾年,掙來的錢全賠了進去,當時他心疼得幾天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

    然而挫折並沒有嚇倒陳光標,幾天之後,他又重新振作起來,再度開始販糧生意。沒有本錢收糧,陳光標只能暫時欠著農民。「賣了再給錢,咱信得過你!」多年後,陳光標回想起這段往事時,眼裡含著淚水。他常說,正是鄉親們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他日後的成就。

    在從商磨練的同時,陳光標半工半讀,沒有荒廢學業。一九八五年,陳光標考入南京中醫藥學院,畢業後回到家鄉工作。一九九一年,陳光標到江蘇省城南京闖事業,幾個月下來,沒有進展,摸著漸漸癟下去的口袋,他站在街頭四顧茫然,只得緊咬牙關,在心裏默默地告訴自己「不要放棄!」有一次甚至把自已的舌頭都咬破了,鮮血直流。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成功!」

    皇天不負苦心人,有一天陳光標經過藥店,看見一群人圍著一個袖珍儀器,反覆詢問,原來是新上市的「耳穴疾病探測儀」,把兩個電極夾在耳朵上,就能測出身體哪個部位有病。陳光標靈機一動:這個疾病探測儀好是好,可是沒有直觀性,如果能讓患者直觀地看到探測結果,那一定會大受歡迎。

    第二天,陳光標用僅有的三千元,請專家對「耳穴疾病探測儀」做改進,經過多次測試後,「跨世紀家庭CT儀」誕生了,不但獲得了中國國家專利,而且原本一百多元的樣機,加強功能後,賣到了八千多元,就這樣,陳光標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九九二年一次山東泰安之行,使陳光標發現了第二桶金。當時的泰安盛產靈芝,而且價格較低,二百元一公斤,對治療慢性病有良效,陳光標發現大有商機:「靈芝好是好,可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製成膠囊服用就方便多了。」於是他開始生產靈芝膠囊銷售。二百元一公斤收來的靈芝製成膠囊後,售價達到二千元一公斤,而且帶富了一方百姓,泰安市政府頒給他特殊貢獻獎以示感謝。  

    2000年,陳光標組建了「江蘇黃埔投資集團」,剛開始主要收購銀行不良資產,進行整合、盤活後再出讓。他的原則是只投資,不投機。後來南京市領導問他,是否願意接手「南京城運會」舊址附近的房屋拆除,他一試才知道,這簡直是一座金山,拆除的廢舊鋼材、車胎都能再生使用。

    目前陳光標的黃埔投資集團已涉及新型材料製造生產、再生資源利用、房地產開發、青少年國防教育、電廠配套設施生產、以及智慧識別系統研發等諸多產業。二零零五年,集團銷售產值近七十億元人民幣,創稅近四億元人民幣,並榮獲「中國誠信示範單位」稱號,二零零六年成為「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

    陳光標常說,他只是個普通人,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因為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在商場闖蕩這些年,他從不抽煙、很少喝酒,更不參與賭博,也不出入夜總會、歌舞廳等場所。閒暇時他堅持讀書學習,書籍極大地提升了他的個人境界。

    上善若水   慈濟天下

    早在十歲賣水時,陳光標聽說鄰居孩子沒錢交一塊八的學費,就去學校幫他交了,這是他第一次拿自己賺的錢去幫助別人。早在一九九六年,創立南京金威利電子醫療器械公司時,他就從公司一年不到二十萬元的收入中,拿出三萬元,資助一個安徽的白血病血癌患者。2002年,他向南京市公安消防局,捐助千萬元用於消防公益宣傳。2003年薩斯SARS「非典」期間,他又向江蘇省醫療機構,捐贈了八百臺「遠紅外線溫度檢測儀」和二百萬元現金。2004

年底,東南亞發生大海嘯,陳光標向海嘯災區捐出了三百萬元。

    到了2006年,他被評為中國最年輕的十大慈善家。19972006,他向慈善事業捐款捐物,累計四點七五億元,被資助人數二十多萬人。2007年一年捐贈總額達一點八一億元。中國富豪中,比陳光標有錢的人,大有人在,他連「南京首富」都排不上,卻在2008年,被評為「中國首善」,並被授予「中國紅十字勳章」,可見他的自我財產,捐助比例很大。

    今年才三十九歲的陳光標,已是全國四十一個市、縣的榮譽市民,先後被授予「傑出青年企業家」、「誠信企業家」、「共和國經濟建設功勳人物」、「促進中國公益事業發展成就獎」、「熱心公益傑出人物」和「全球一百位華商品牌人物」等榮譽稱號。他同時還擁有南京大學名譽校董、海峽兩岸博愛基金會副主任、東盟國際促進會副會長、省紅十字會副會長等頭銜。人們說,這一切緣自他的善心。

    陳光標把財富比喻為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獨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條河,你就要學會與他人分享。」在陳光標看來,慈善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捐助行為,更是以道德和愛心為基礎,源自社會需要,而發自內心的大愛。同時慈善也是一種分配機制,能夠有效實現,社會財富的「第三次」分配,達到一部分救急濟窮,平衡社會,安定民生的效果。

    陳光標相信「行善不虧論」。他常說,「表面上做善事花了錢,好像虧了,其實我認為不但不虧,反而賺了。為什麼?一是因為做善事會產生動力,感到自己活得更有價值。二是因為口碑,一個企業家做了善事,並且長期正向行善,合作夥伴和政府,或者社會大眾,都會提高對這個企業家的認可度,合作更加愉快。」

《第一個趕到四川地震災區的工程隊》~       2008512,四川強烈大地震時,陳光標正在武漢開董事會,聽到消息後,立刻把董事會改成「抗震救災部署會」。陳光標馬上從江蘇、安徽等地的總公司、分公司,緊急調度六十臺大型機械,包括吊車、推土車、挖土機等大型機械。另外他還帶了二十萬元現金、二百萬元支票。

    十二日下午四點,機械迅速集結完畢,救援車隊開始向四川進發,隨行的還有公司組織的一百多名救災人員。進入四川後,一路上他們看到很多坍塌的房屋,和逃難的災民,於是他們向災民發錢,一百元、二百元,「把錢用在刀刃上,只要災民需要,我們就發!」

    十三日中午陳光標到達都江堰,看到總理溫家寶帶領的士兵很多都在徒手救援,救援機械奇缺,於是他給部隊留下了大約二十臺機械車,和四十名操作人員,然後帶著剩餘的四十輛車繼續向北川進發。途中一個山坳的路面,全部被坍塌下來的泥石流掩埋了,陳光標當即指揮推土機開路,一個多小時後終於開闢出一條通道,因為這條通道,後來成都軍區的先頭部隊,才得以順利通過。

    十三日下午三點,也就是地震發生三十六小時後,陳光標帶領的民間救援車隊,終於從兩千里外的江蘇、安徽第一個趕到了受災最嚴重的北川縣,其行動之迅速,遠快於掌握所有先進資源、以及離四川更近的中國救災軍隊。

    陳光標的救援隊,被當地政府派到北川中學救災。陳光標向大陸記者描述,他經常參與中國紅十字會類似的救援,但從未體驗到,北川如此殘酷的災情,那些悲慘的場景,直到現在,還是讓他忍不住地落淚!「有一千多個孩子,被埋在廢墟下,我們連續挖出了兩百多個孩子,只有幾個是活的,樓板壓在他們的腿上、腰上,孩子們頭挨著頭、腳挨著腳,屍體青紫的臉腫得老大。很多救援人員一邊流著淚,一邊工作。」陳光標不知道自己揹過多少死屍,他全身都是血漿,累得走不動了。據統計,陳光標從廢墟中揹出二百零八個孩子,其中只有幾個是活的。
最後,

    陳光標表示,他的孩子一個改名叫陳環境、一個叫陳環保,而他自己的外號叫陳低碳、太太叫張綠色,所以環境、環保、綠色、低碳都在他們家。
    做環保低碳,愛護地球環境,處處綠色生機,是最大的慈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