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9月 06, 2012

東亞樓旅店



畢黎麗的傳奇故事

東亞樓飯店餐廳部已經不再服務只提供早餐

許多老饕都覺得好可惜

然而因為年輕人往外發展

目前經營者年紀也大了

無法在管理那麼多的事業

只好以經營旅店為主

安麗和畢黎麗是瀛海高中的同學

安麗和畢黎麗之間是個奇妙的組合

高中時一個英文差一個數學差

兩個人高中時常在一起到處吃台南美食

還曾經當過導遊

經常用比手畫腳的模式帶外國人逛街

後來各奔東西但卻偶而有連絡

現在我專門研究吃的

她專門研究的將呈現在以下的故事裏

一九五四年畢黎麗生於中山路、民權路口的東亞樓,年少時,對於父母親唯一的印象是忙,從早忙到晚,店裡人來人往,又是「油湯生意」,不適合孩童嬉戲,於是東亞樓西北邊的七娘境,開隆宮的廟埕,成了溜達、織夢的好地方。


七娘境,直是畢黎麗個人版的〈菩提樹〉、〈憶兒時〉。那裡,不但有熟悉的場域,陰曆七月七日「七娘媽生」,「做十六歲」,台南府城特殊的生命禮儀,已然成了畢黎麗生命的一部份。

因出生背景的關係,從小,國、台語混淆不打緊,其時東亞樓附近,太子大樓舊址是棟美軍宿舍,南邊是座天主堂,街上,經常有美軍、菲律賓人、越南人走動,時而到東亞樓光顧。在路上,在店裡,碰面時,畢黎麗就和他們「胡言」一番,很自然的溝通無礙。


打從小學畢業,畢黎麗就負責招呼東亞樓的外國客人。可能是太早學習多種語言,直到大學畢業,國語還說得怪裡怪氣的。姊姊大學一畢業就嫁給日本人,為了和姊夫交談,畢黎麗有機會多學習一種語言。

能夠以英、日語溝通,除了方便招呼客人,不意,也是推廣觀光,介紹地方民俗、美食的利器。一八八0年成立台南民俗觀光諮詢中心,協助國外人了解台南,日本《全球步行》雜誌曾發行台灣版單行本,專文介紹。而東亞樓靠近火車站,不只具地利之便,且價位比較低廉,是來自國外的自助旅行者和外國新聞媒體人員食宿的首選,竟因此開啟畢黎麗不平凡的機遇。


即便畢黎麗一度離開東亞樓自行創業,在台南高分院前經營自助餐廳,但地點還是在火車站前,同樣方便國外訪客。

一九八0年,日本外務省駐聯合國官員蒲章則,想找尋先人位在台北東本願寺的墳墓,看到《全球步行》的報導,從日本直接撥電話給畢黎麗,尋求友援。


來台灣後,並沒找到墳墓,遺骸也不知那裡去了,只請回一方牌位。這是畢黎麗開啟窗口,協助國外人士的第一件個案。


一九九二年,參加觀光局舉辦的日本推廣飯店展的機緣,和一位美國人合作撰寫〈台南民俗文化之旅〉發表在《Travel in taiwan》,從而持續有國外人士和畢黎麗連繫。

文章發表之後,一位不知姓名、來歷的美國人,希望更深入的實地了解台南的傳統禮俗,麻煩畢黎麗導遊。畢黎麗規劃有關生、老、病、死的廟宇,參訪大天宮的月下老人、臨水夫人廟、開隆宮、天壇、藥王廟、府城隍廟、東嶽殿。

在天壇後殿,看到「解運」的現場,這位美國人提出一個一般台灣人不太可能想到的問題:改運的錢怎麼分?並舉猶太教的例子,祭司將錢擲到地上的圈圈,圈子內屬神職人員,圈子外歸上帝。此地呢?畢黎麗只有乾笑以對。

可能被府城深厚的文化蓄積所感動,也可能是畢黎麗的行程安排切當、解說精闢,這位美國人贊歎,「永遠不會忘記的一趟旅行」。


生命之旅導覽後不久,神奇的事情接連而來,《Around Kaohsiung》,及之後的《The Southern Taiwan》──一份流通在南台灣美籍人士的刊物──總編輯Karen Schmidt來訪。

從此,一直到Karen回美國之前,整整七年,每當畢黎麗提出新的企劃,希望配合報導時,「隨傳隨到」。這,除了台南民俗對於外籍人士深具誘因之外,顯然,這位「神祕」仁兄一定有非常影響力。

一九九六年,畢黎麗在東亞樓飯店前,展示做十六歲儀禮,邀請美國在台協會駐高雄處長Barbara Chen扮演七娘媽,與台南市長施治明一起牽引十六歲少年男女鑽過七娘媽亭。瑞復益智中心甘惠忠神父裝扮成月下老人,意謂乞良緣,乃乞巧禮儀之一。參與的,還有高雄一外國人社團Coffee morning。

更「神奇」的還有,一九九七年做十六歲,透過Karen邀請美國在台協會高雄處長金大友,及英國、南非、日本代表與會。如此能耐,應該都是神祕仁兄直接、間接的影響。

之後,幾次奇奇怪怪的外國公司邀請演講,甚至二00四年Discovery找畢黎麗做專題。看似台南人平凡的故事,竟然有如此深遠、持久的回應,至於可能的推手,那位仁兄到底何許人也 ,至今猶然不知。

因為畢黎麗開啟的窗口所促成的文化交流還有:一九九四年,日本《NOSIDE》雜誌女記者,平野久美子帶了七、八個人到台灣,想要採訪一些本土、有趣的題目,官方可能認為小雜誌而不予理會。一行人來到台南,主動找畢黎麗協助,畢黎麗除了安排在東亞樓吃住,並導覽民俗之旅。此一因緣,不但發展出畢黎麗和平野久美子深厚的友誼,因兩人攜手努力,台南和仙台、京都的關係,竟然有令人驚歎的成果。


生長在開隆宮旁,七夕、做十六歲儀禮的保存和推廣,成了畢黎麗的志業。早在一九九0年就開始致力於提高「做十六歲」的國際能見度,一九九五年,台南女婿日本人石原孝信夫婦陪兒子到開隆宮「做十六歲」──可能是日本第一人。同一年,澳洲人大偉也來做十六歲。

一九九九年七夕,平野久美子住在東京的外甥若松聰史,及住在仙台的外甥女越出水月,特地來開隆宮做十六歲。還帶來仙台觀光課贈送的,仙台七夕祭的彩球。畢黎麗認識參與活動的日本交流協會高雄所所長竹下健治,而開啟另一扇門。

二000年,仙台市長藤井黎及成員柳橋邦彦、西澤啟文、橫山英子等來高雄參加國際青會年會,竹下健治介紹藤井市長認識張燦鍙市長和畢黎麗,因為名字都有個「黎」字而倍感親切。

畢黎麗給藤井市長看了台南做十六歲的照片,藤井黎相當意外,一個他完全不知道的城市,已經有仙台市民到那做十六歲,還有,仙台七夕祭的彩球,也已張掛活動現場,而且,這些事,竟然他都不知道。

藤井市長感動之餘,和張市長預約台南、仙台七夕文化交流。之後,西澤啟文議員專程到台南,邀請參加二00一年,慶祝伊達政宗建城四百週年,擴大舉辦的七夕祭活動。

由於專長對外關係的張燦鍙市長因故不克主其事,經鄭勝輝醫師,及前生產力中心經理郭泰山介紹,由筆者出面整合,透過黃建龍、吳幸秋夫婦、黃郁雯的協助,和畢黎麗、黃林守真、傅佩英,及市府代表等,在仙台資訊中心──著名建築師伊東豐雄的偉構,展出台南做十六歲禮儀,並參加連續三天的夜間化裝遊行。

因為二00一年成功的文化交流,才有二00二年仙台組成一個一百五十人的訪問團,包機參加台南的七夕活動。


之後有多次文化、商業往返交流,也促成仙台、台灣國際航空班機的開闢。

文化之外,仙台著重的還有飛機航線,及觀光等商業利益。為了宣揚城市,仙台公私部門,像西澤啟文議員一再往返奔走,看看別人,反省自己,令不少有心人感觸良多。

因為台南、仙台文化交流的機緣,畢黎麗號召多位府城人士成立「台南市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並擔任創會會長,是日本對南台灣最重要的窗口。

二00四年,因畢黎麗對於文化交流的貢獻,日本交流協會高雄所長喜田修安排到東京、仙台、京都、平塜,考察這幾個地方的七夕祭──難得日本官方資助台灣平民訪問日本。


訪日期間,日本財團法人交流協會理事長高橋雅二,敬重畢黎麗促成仙台、台灣包機的功勞,邀約日本多位相關外交主管,盛情款待。

仙台之外,因平野久美子多年的努力,畢黎麗和日本傳統文化的「天皇」京都冷泉家族也建立友誼。

一九九八年,平野久美子引薦畢黎麗參加仙台舉行的七夕祭研討會。當看到現場的照片,直為冷泉「乞巧奠」流露的深厚人文氣息感動不已,於是要平野久美子拜訪冷泉,讓畢黎麗前去觀摩。平野直率的回答,「冷泉不可能見你」。


即便日本交流協會官員,提起冷泉,也是滿臉遙不可及的崇敬,因為要參觀冷泉的七巧奠,必須是入會十年以上的資深會員才有資格。不過平野久美子禁不起畢黎麗叨叨三年,二00二年,終於敲開冷泉家門。

冷泉給了黎麗四張七夕奠的入場券,分配給張燦鍙、議會、市府,及筆者各一張。議會和筆者放棄,這兩張票都給市府拿走,因張燦鍙有事不能參加,空出一個名額,畢黎麗一定要筆者到京都觀摩,得有機會錯置時空,融入盛唐情境。畢黎麗晚一年,二00三年才與會。

畢黎麗的誠摯,以及「走出日本」的有力說辭,二00五年七夕,冷泉為人、冷泉貴實子夫婦蒞臨府城,演出七夕奠,讓府城人體驗典雅的東方人文。


相對於場內的凝煉精粹,「場外」,由於冷泉的地位,輕忽不得,日本和此地可是大動員。

因為畢黎麗的誠意感動冷泉,冷泉夫婦來台,除了日本交流會負責機票,台南方面招待食宿之外,沒有其他負擔,之前,七夕奠在法國呈現,冷泉可索費四千五百萬日幣。

因東亞樓、語文能力,加上有心,衍生的文化奇遇,竟及於北歐。

上個世紀末,瑞典女作家Anita Steiner,有天,在斯德哥爾摩海邊看沈船,巧遇十七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駐臺窩灣督辦Federick Coyet揆一的第十七代後人Michel,兩人從沈船、海洋,聊到麥克祖先的事蹟。先人交代,一定要到台南向鄭成功致謝。近四百年前的遺言,代代相傳,且謹記在心,令女作家大受感動,一九九八年專程到台灣,找上畢黎麗。

由於畢黎麗和台南官方互有心結,麥克.揆一到台灣時,原本畢黎麗只麻煩荷據時期台灣史學者江樹聲安排中央研究院的學術研討會,電視報導出來後,市府新聞室官員覺得荒唐,怎可以漏掉台南,才有揆一後人在台南的公開行程。


麥克到台南時,瑞典商業辦事處駐台代表畢恆利也同行,兩位姓畢的,姓名發音又類似,一照面,更是親切熱絡。

本來台南,甚至台灣,和瑞典幾無若何文化「牽連」,竟因為揆一而搭上線。

Anita書寫、繪畫揆一的故事──〈莉芙歷險記〉,由畢麗翻譯之後,多方尋求協助出版,雖然出書並不需要多少經費──官方大型活動預算的零頭罷了,且可以是很好的業績,竟延宕十年。


張燦鍙市長任內來不及處理,有地方官員答應後不認帳。

都跟瑞典代表畢恆利說了,怎麼善後?二00七年,應邀參加瑞典國慶活動,外交部次長楊子葆致辭後,畢黎麗抓住機會,報告出書的困境,瑞典代表專程兩次南下,依然無解。楊次長向畢恆利夫人證實後,由外交部處理,終於兌現十幾年的承諾。


「用生命」從事府城文化工作,尤其國外文化交流的區塊,不做第二人想。

不但為地方民俗付出,因經營飯店,很自然的研究研究美食制作。為推廣台南小吃,畢黎麗早在一九九三年,就參與〈台南小吃宴〉宣傳影片的制作。


一九九一年開始,在台南監獄山上戒毒班,教導台南小吃,一九九九年在台南監獄開設證照班,推廣美食,亦協助受刑人擁有多一種謀生能力,回到社會後有較多的機會。

近年來,或稍有年紀,或看多了人來人往,畢黎麗目前最想做的是告訴世人,怎麼吃才不會自找麻煩。

期待她在「健康講台」揮灑另一片自然美景。

沒有留言: